当东南亚成为国人旅行热门地,泰国、越南的街头挤满游客时,有一个国家却静静藏在山峦与湄公河的怀抱中,保持着神秘与宁静。它是中南半岛唯一的内陆国,它国土80%是山地,却被称为“印度支那屋脊”——这就是老挝,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国度。
在老挝,湄公河的浪花里藏着时光的褶皱。尽管这里的街头少见霓虹闪烁,人们的衣衫未必鲜亮笔挺,但信仰的光始终温柔地笼罩着这片土地。市集里,卖花姑娘用芭蕉叶包好缅栀花,冲你笑时露出的虎牙上沾着露水般的清甜;田间劳作的老农用棕榈叶编了草蚱蜢,塞给路过的孩童,皱纹里盛着湄公河一样从容的波纹。他们或许住着木楼,守着几亩稻田,却把每个清晨都过成了节日。
在这里,幸福不是银行卡里的数字,而是旱季稻田里的蛙鸣,是佛前摇曳的烛火,是陌生人相遇时那句慢悠悠的“你好”。生活或许清简,但信仰早已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富足的种子——印证了一句古老谚语所说的:“心若有莲花,粗茶淡饭也是盛宴。”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老挝,在这个有民族信仰的国家,会邂逅一些什么呢?
展开剩余93%老挝国土面积为23.68万平方千米(与我国广西省差不多面积),老挝如同一颗心脏深嵌在中南半岛,北接中国云南,东邻越南,南连柬埔寨,西靠泰国,西北与缅甸接壤,是名副其实的“五国围城”。
(老挝地图)
其境内80%是山地和高原,森林覆盖率极高,郁郁葱葱的山林像是大地铺上的绿色绒毯。从高空俯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云南的滇西高原接壤,巍峨的山脉绵延起伏;东部老、越边境为长山山脉构成的高原,宛如大地的脊梁;西部是湄公河谷地以及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块平原,湄公河纵贯全境777公里,串联起万象、琅勃拉邦等千年古城,如同一条蓝色的绸带,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老挝地形)
老挝的国旗十分独特,旗面中间是平行的蓝色长方形,占旗地一半,上下各有红色长方形,各占旗地的四分之一。蓝色部分中间有白色圆轮,轮的直径为蓝色部分宽度的五分之四。蓝色象征着富饶,红色象征革命,白色图轮代表着圆月,据说这面旗曾是老挝爱国战线旗帜。
(老挝国旗)
而老挝的国徽呈圆形,由两束稻穗环饰。圆面上的大塔是著名古迹,也是老挝的象征;齿轮、拦河坝、森林、田野等分别代表着工业、水力、林业和农业;两侧饰带上写着 “和平、独立、民主、统一、繁荣昌盛”,底部饰带上则是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徽就像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着老挝的特色与追求。
(老挝国徽)
老挝的国花是占芭花,又称鸡蛋花。这种花清雅脱俗,通常有五枚花瓣,以螺旋形方式排列,花心鲜黄,花瓣乳白,好似蛋黄和蛋清,因而得名。在老挝人民心中,占芭花拥有一切美好高尚的品德,代表着无上的圣洁。
(头戴鸡蛋花的老挝女性)
一. 老挝的介绍
1. 气候
老挝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约26℃,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5-10月雨季降水丰沛,易引发洪涝,11月-次年4月旱季干燥少雨。受地形影响,北部山区凉爽、昼夜温差大,南部平原高温,气候条件既滋养了橡胶、咖啡等热带作物生长,也使得雨季洪涝、旱季火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同时还造就了旅游业淡旺季分明的特点。
2. 语言
老挝大致划分为老泰语族(约占全国人口的60%)、孟高棉语族、汉藏语族和苗瑶语族四大语族。官方语言为老挝语,属于壮侗语系,与泰国的泰语、中国的傣族语言有一定相似性,书写系统基于古高棉文演变而来,字体呈圆润弧线形,自上而下书写。英语正逐步普及,部分人会法语。
3. 宗教
老挝宗教以南传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为主导,形成了与本土文化、原始信仰相互融合的多元格局。约65%以上的人口信奉佛教,佛教渗透于社会生活各层面,如清晨布施、寺院为村落中心、重要节庆与佛教仪式紧密关联等,其教义强调自我修行与现世福报,寺庙同时承担教育功能,许多男性青少年曾短期出家学习文化。
此外,部分山区少数民族保留原始宗教信仰,崇拜自然神灵、祖先灵魂,祭祀仪式在农耕、婚丧等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受历史与文化交流影响,基督教在少数族群中有少量信众(泰族和越侨),但整体影响有限。佛教的主导地位与原始信仰、小众宗教并存,构成了老挝宗教文化和谐共生的特点。
4. 自然资源
老挝自然资源丰富且类型多样,呈现出与地理环境紧密结合的特征。
矿产资源方面,拥有金、铜、铁、铝土、钾盐等,其中金三角地区金矿开采历史悠久,沙湾拿吉等地的铜矿床具有较大开发潜力,但整体开发程度较低,多依赖外资合作。
资源极为充沛,湄公河及其支流贯穿全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还蕴藏着巨大的水电开发潜力,南累克等水电站已成为区域能源合作的重要项目。
森林资源覆盖率约 40%(据近年数据),北部山区分布着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盛产柚木、花梨木等名贵木材,但过度砍伐和非法贸易曾导致生态失衡,近年来政府加强了森林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生物多样性突出,作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境内栖息着亚洲象、印支虎、长臂猿等珍稀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也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基础。
此外,农业资源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橡胶、咖啡、甘蔗等产量可观,但受气候和技术限制,规模化生产仍待提升。
5. 饮食习惯
老挝饮食习惯受热带气候、农耕文化及周边国家(如泰国、越南)影响显著,以糯米饭为核心主食,搭配酸辣鲜香的特色菜肴。日常饮食中,发酵类食材(如鱼露、酸笋)和香草香料(如柠檬叶、香茅、薄荷)使用频繁。
受地理环境影响,北部山区多食野味和山珍,南部平原因靠近湄公河,河鲜(如巨型淡水鱼)是重要食材。
饮品方面,老挝咖啡(以阿拉比卡豆为主,口感醇厚)是特色,街头常见用塑料袋装盛的冰咖啡或茶。整体饮食风格偏向天然、清爽,注重食材本味与香料的平衡,既体现了对本土物产的利用,也保留了与东南亚文化圈的共性。
6. 货币与通货膨胀
老挝货币为基普(KIP)。根据老挝外汇管理规定,基普为有条件兑换。老挝鼓励使用本国货币,但在市场上基普、美元及泰铢均能相互兑换及使用。人民币可以在老挝北部中老边境地区兑换及使用。
老挝近年来经历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2021年通货膨胀率为3.75%,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2022年通货膨胀率飙升至22.96%,2023年进一步攀升至31.23%。2024年全年通货膨胀率为21.3%,虽较2023年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7. 基础建设
老挝的基础建设水平整体处于逐步发展和提升的阶段,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公路是主要运输方式,总里程约为6万公里,但铺设路面比例较低,道路质量参差不齐,不过政府正通过国际合作和外资引入推进国道升级改造和高速公路建设。铁路网络尚在起步阶段,目前仅有连接泰国和中国的铁路线,不过老挝政府计划加大铁路建设投资,推动高速铁路网络建设及与泰国的连接项目。老挝有12个机场,主要国际机场有万象瓦岱机场、琅勃拉邦机场和巴色机场,政府也在继续建设和改造部分机场以促进旅游业发展。水路运输方面,湄公河在老挝境内全长1800多公里,沿湄公河有20个小型码头,但部分航道仍未畅通。
(中老铁路路线)
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老挝水电资源丰富,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电力出口国之一,截至2023年5月,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电厂有94座,总装机容量超过11660兆瓦。不过,其输配电基础设施尚不能满足能源输送需求,边远地区存在电力供应不稳定等问题。
在通信基础设施方面,老挝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通信网络,光缆分南北和东西走向,全长6000公里,2012年开通了4G网络,目前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实施5G的可能性。
在房建领域,老挝房建市场增长势头强劲,有望成为东南亚建筑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政府的利好经济政策和对房建领域的支持,将有助于维持该行业的增长势头,并且随着国家经济多元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工业建筑成为新的增长点。
8. 主要经济数据
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1986年起推行革新开放,调整经济结构,即农林业、工业和服务业相结合,优先发展农林业;取消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转入经营核算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政策,逐步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努力把自然和半自然经济转为商品经济;对外实行开放,颁布外资法,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经济关系,争取引进更多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
2024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44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6%
货币名称:基普(KIP)
2024汇率(全年均价):1美元≈21437基普
9. 历史
在久远的古代,依据《逸周书》和《后汉书》记载,东周至汉朝时期,这里存在着越裳或者掸国,曾向周成王与王政君时代进献雉鸡。唐代时,中部及北部有堂明国(又称道明国),国王为高棉人,也就是所谓的陆真腊或文单国。七世纪至九世纪,老挝属于真腊国,即陆真腊,深受孟高棉文化熏陶。九至十四世纪,其又归入吴哥王朝版图。高棉势力衰弱后,东南亚北方崛起了庸那伽国,这是佬族与其他泰人对抗高棉的国度。到了十三世纪,此地分布着老抓、老丫、挝家与潦查等老族小国,其中以勐騒瓦规模最大 。
14世纪中叶,法昂王统一各部,建立澜沧王国(“百万大象之国”),定都琅勃拉邦,以佛教为国教,奠定老挝文化根基。16-18世纪曾兴盛一时,后因王室纷争、外敌入侵分裂为琅勃拉邦、万象、占巴塞三个王国。
19世纪末,老挝逐步沦为法国殖民地,被并入法属印度支那。1940年遭日本短暂占领,1945年独立运动兴起,1946年法国卷土重来,引发长期抗法斗争。1954年《日内瓦协议》承认老挝独立,但随后陷入内战,亲美势力与巴特寮(老挝爱国阵线)对抗,美国大规模轰炸加剧混乱。1975年,巴特寮推翻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结束长期动荡。
战后老挝专注经济重建,1986年推行 “革新开放” 政策,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尽管历史上屡遭分裂与殖民,老挝仍保留了独特的佛教文化和民族传统,近年在区域合作(如东盟、中老铁路)中影响力渐增。
10. 中老关系
中老两国关系非常友好,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良好发展态势:
政治方面:1961年4月25日,中老建交。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双方关系曾出现曲折。1989年以来,中老关系全面恢复和发展。2000年,两国确定发展长期稳定、睦邻友好、彼此信赖的全面合作关系。2009年,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7年,一致同意共同构建中老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2022年12月,双方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不断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
经济方面:经贸关系发展顺利,中国是老挝第一大投资国、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71亿美元,同比增长26.6%。中国企业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赴老投资办厂,投资领域广泛。中国还通过无偿援助、无息贷款或优惠贷款等方式向老方提供援助,实施了玛霍索综合医院、万象凯旋门公园等诸多援助项目。
人文交流方面:两国在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1989年以来,先后签订了文化、新闻合作协定及教育、卫生和广播影视合作备忘录。双方于1990年开始互派留学生和进修生,老挝是中国对外提供奖学金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军事方面:两军关系顺利发展,中国军队领导人迟浩田、张万年等先后访老,老挝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隆再、占沙蒙等老军领导人先后访华。
边界问题方面:两国共同边界508公里,1991年10月,两国在北京签署了《中老边界条约》。此后,双方又签署了一系列相关协定,中老边界已成为一条和平、友好与稳定的边界。
目前,大约有30-40万国人在老挝工作和生活,其比例占老挝人口数量的4.4%,其中湖南人数量较多,大多来自邵东县,主要经营小商品为主,例如日常生活用品、五金等。据老挝湖南商会常务副会长卿济康私底下介绍,在寮的湖南邵东县人将近20万。
中老铁路出境提示
本实操过程由“好保游”团队总监张申先生提供,鼓掌撒花:
首先,火车出境只能用贴纸签,evisa不适用!
走磨憨汽车口岸可以落地签,也可以办完落地签回头火车站坐火车。火车站前公交5元滚动发车到公路口岸。每天磨憨口岸发列车两趟,分别是10:19和13:23(如果当天早上从西双版纳来,出站已经九点,办口岸落地签第一趟肯定赶不上,第二趟也有风险),所以建议提前昆明或者西双版纳办理(当天出),或者北京广州长沙使领馆提交(2-4工作日)。旅游签2月内入境30天有效期。
网上购买出境火车票需要提前几天抢,票可能紧张,特别是后一趟。老挝境内车票好买。老挝段用LCR app,支持的支付方式见下图。
要取纸质票,西双版纳火车站开门时间早7点到晚上11点。
从磨憨乘坐一站到老挝磨丁站入境,车上会发入境卡填写,也可以大厅取,注意入境口岸填写Laos-China railway而不是Boten。
全程安检和护照盖章都很快速友好,有想体验中老铁路出行的伙伴们,可冲!
二. 老挝的“冷知识”
1.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却是内陆国中海军实力最强大的!
老挝虽为东南亚唯一内陆国,却依湄公河之利构建起独特的水上力量——纵贯首都万象的湄公河(与泰国隔河相望)不仅是地缘命脉,更孕育了一支令全球内陆国家瞩目的 "内河劲旅"。目前老挝 "河军"(内河部队)拥有各型舰船110余艘,以8个核心基地为支点,形成覆盖湄公河主航道及重要支流的防御体系。这支力量不仅承担着水上巡逻、边境管控与应急救援任务,更凭借流域控制权成为东南亚内陆国家中首屈一指的水上武装力量,在维护国家水资源权益、保障跨境航运安全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堪称 "内陆水权博弈的标杆存在"。
2. 世界上被轰炸最多的地区之一
二战时期至越南独立战争期间,老挝一直作为主战场,有说法称老挝境内约有800万枚未爆炸弹,但这一数据可能包含了炸弹等其他弹药,并非单纯的地雷。据《万象时报》消息,从1996年到2020年12月31日,老挝拆弹小组销毁7万公顷土地上的超过160万枚未爆弹药,其中只有2337枚是地雷。至今还有一部分没被引爆,去老挝游玩千万不要去人迹罕至的地方哦。
(老挝境内被发现的部分弹药)
3. 一个老挝男人一生至少出家一次
在老挝,男性一生中至少出家一次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这一习俗与佛教文化紧密相连,老挝约65%以上人口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出家被视为积累功德、修行身心的重要方式,也是许多家庭的普遍选择。
从少年到中年,老挝男性可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进入寺院,短则数周,长则数年。出家期间,他们学习佛经、参与宗教仪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许多人而言,这不仅是一种信仰实践,更是成长过程中的“成人礼”——通过寺院生活培养自律与责任感,还俗后会更受社会尊重。他们认为男人只有经过出家修行,才会懂得控制情绪、承担责任、尊重家庭,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男人”。这一习俗不分阶层,从普通百姓到贵族家庭皆广泛遵循,成为老挝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符号。
三. 老挝的世界遗产
详细描述:
琅勃拉邦古城:保存完好的王城佛都,是老挝现存最古老的城镇之一,佛教兴盛,古寺众多,建筑风格独特,寺庙装饰色彩丰富,有红、金、黑等主色。王宫改建的国家博物馆,蕴藏着特殊的艺术风格,可看到澜沧王国的遗迹和许多国家级文物。
占巴塞文化风景名胜区:以山顶至河岸为轴心,在方圆 10 公里的地方,整齐而有规划地建造了一系列庙宇、神殿和水利设施,完美表达了古代印度文明中天人关系的文化理念。区内的瓦普神庙是老挝著名的佛教古刹,被老挝人称为印度支那两大胜迹之一,可与柬埔寨吴哥寺媲美。
石缸平原:分布着 2100 多个巨石罐,这些石缸大小不一,大的直径超过 3 米,小的也有 1 米左右,重量可达数吨。它们形成于约公元前 500 年到公元 500 年的铁器时代,用途至今成谜,与英国的巨石阵、智利的巨石人像和南美洲的石人圈一起被称为 “世界四大石器之谜”。
总体来说,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老挝人民的知足常乐精神,让他们的幸福感还是挺强的。
说到幸福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物质层面,除了少数官员和富商,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这里土地私有、地广人稀,基本人人有房有地,加上人口分散、商业不发达,大家没什么竞争压力,即便不富裕也能安贫乐道、穷开心;精神层面,佛教教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教会他们淡然看待欲望、消解烦恼。可见幸福并不完全依赖外在条件,反而需要不断修炼内心。
身处这个国家,人很容易放松下来,少了许多焦虑。就像回到童年的乡村,不需要太多物质享受,在大自然里就能安静地度过每一天。
在老挝,看着当地人比我们物质条件更简单却依然快乐的样子,才意识到自己拥有的生活已经足够富足。如何修炼平和的心态、找到生活的幸福感,确实值得我们向老挝人民取取经。当地人对中国公民普遍都是较为尊重和友好的态度,想体验“慢下来”生活的你,值得一来!
图片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湖南省创通网配资-陕西股票配资公司-股票配资门户是什么-股票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